第521章 再回淮西(2/1)

作者:战国萧烟书名:大宋燕王 类别:历史小说
    不久之后,杨丛义一行人乘船从流求出发,顺风北上明州,而后转走陆路,经临安去往淮西。

    在经过临安时,杨丛义回了一趟回易处,汤鷽负责的货物采购已在进行中,陆陆续续有些商贾进出回易处。

    据汤鷽所,上次回易失败,导致这次采购货物的难度增加不少,很多商贾要求回易处偿付之前的欠款,他们才会考虑继续后续合作,但这种要求,她自然不能同意,朝廷只给了五百万贯,而回易处这个烂摊子,欠下的账款就有八百多万贯,以目前资金,只能先把这次回易做成,回易处才能起死回生,欠下的账款才能还清。

    虽然有难度,汤鷽带领的采购团队还是签定了价值四百多万贯的货物采购契约,随着时间推移,远处的商贾近几个月也会陆续赶来,总体来,预计不会比第一次差太多。

    杨丛义对汤鷽是放心的,她行,那就一定没问题。退一步,即使这次采购不到一百船货,只要出海经营得当,应该也能赚回来足够的利润。

    在临安停留了两,见了黄琦一面,杨丛义便带着四名准备将和一队精武军赶往淮西。

    一个月后,一行人到达淮西境内,杨丛义与四名准备将随即分赴安丰、蕲州、黄州、无为、安庆五地招募人手,员额不限,越多越好。

    应募之人,年龄要在十五岁至二十五岁之间,具体要求,参考募兵标准,一旦应募,马上支付两贯安家钱。

    杨丛义这次随身带的钱足够多,每名准备将都领取了一大笔钱,包括公使钱、安家钱、粮饷及物资采买。

    在赶往淮西的路上,他们已经做了许多准备,每到一地他们先知会当地官府,附送回易处一封协助书信,而后在官府协助下,即刻开始张贴、发放招募告示。

    杨丛义回到了熟悉的怀宁县,而与他相见的官员,他却一个都不认识了,细问之下,才知几乎全都调任他地,或是待官在家。

    即使没了熟人,怀宁的官员,包括知军大人,对杨丛义还是十分热情,毕竟他是从怀宁县衙走出去的人,如今刚刚三十出头便独领回易处,肩负朝廷重任,前途不可限量,这次回来,也算是衣锦还乡。

    对于杨丛义提出的协助要求,知军大人全力支持,很快传令辖下各县,命令各县将招募告示传达到每一个村镇,每一个山村。

    有安庆军衙如此大力度的支持,杨丛义的招募压力减轻了很多,他们只要等招募消息传到各地,而后立起招募大旗就行。

    在怀宁待了几,跟怀宁一众官员吃了几次宴,杨丛义便往西去了太湖县。

    太湖才是他最熟悉的地方,当年他为了修整河道之事,几乎跑遍了全县大村镇,太湖差不多算是他的故乡,而这里也有他为数不多的熟人,这次来太湖就是为他而来。

    杨丛义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郭家门前,匆忙赶来的郭青见到他十分高兴,慌忙将他请进家中。

    当晚一场家宴,杨丛义是毫无争议的贵宾。

    因为杨丛义与郭青不同寻常的关系,郭青作为次子,在家里的地位也骤然提升,宴席上他的座位更是紧挨杨丛义,而另一边坐的是郭父。

    宴席上,杨丛义毫不掩饰的将朝廷再次组建回易之事与众人听,告诉他们如果想跟回易处做生意,可以直接去临安回易处找汤副使谈,一旦谈成生意,绝对可以赚大钱。

    郭青帮回易处做过事,前两次回易他都参与了,两次下来赚了不少钱,去年原本想等船队回来,他采购一批海外货物运到淮西来卖,谁知船队却出了问题,带回来的货物不多,没有过硬的关系,根本买不到。

    郭家是世代做丝绸布匹生意的,在淮西也有一定的势力,朝廷前两次组织回易,他们不是没有听,只是觉得不靠谱,把丝绸布匹从太湖运到泉州路途太远,一旦路上出了问题,就血本无归。

    对有一定势力的商贾来,冒大险赚五成利,远不如安安稳稳的赚两成利舒坦,对他们来最重要的是安全,只要不出大差错,即使不赚钱,家里的资产也够支撑百年,一旦遇上好机会,几年之内回复元气也很简单。

    郭家的丝绸布匹生意近些年就是这般不死不活,不上赚钱,但也不至于亏钱,进出基本持平,若冒险一搏,成功了自然好,要是运气不好失败了,那郭家的生意瞬间完蛋。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