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调离临安(2/1)

作者:战国萧烟书名:大宋燕王 类别:历史小说
    八月二十七,朝廷交给西作坊的制造差事,他们用了两个月零五全部完成,所有制造好的武器在作坊里堆放的整整齐齐,只差点数之后送进武备库。

    军器所和西作坊的人在点数,而杨丛义则和一些兵匠在研究如何制造出能运送更多物资的马车,因为如此多的军械要安全运到武备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马车主要靠马来拉,再强壮的马也只能拉动几百斤的东西,因为车厢的一头挂在马背上,等于马和车轮共同分担了车上的载重量,也就是马不但要扛起几百斤的重量,还要拉动几百斤的重量,马要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于是杨丛义就召集了一些兵匠,问他们能不能设计出一辆四轮马车来,如此一来,车上东西的重量便都在四个车轮上,而马只需要向前拉,不需要向上抗,这样的马车能拉的军械肯定要比普通马车多。

    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四轮马车要能灵活转向。

    在他没提要求时,兵匠们都觉得四轮马车很简单啊,给车厢装上四个轮子就行了,而等杨丛义提了要求,马上就有人明白其中的难为之处了。

    双轮马车,马转向,有一定的角度,车厢就能跟着转向,但四轮车厢不同,转向远远没有双轮灵便,众人一时之间没有头绪。

    但此事并不急,杨丛义没有催逼,反正制造军械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兵匠们有的是时间研究四轮转向马车的问题。

    其实杨丛义也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他看到的马车都是双轮,从来没见过四轮,直到他开始想的时候才发现此时还没人解决前轮转向问题。

    四轮车前轮为何会转向,是如何转向的,杨丛义并不是很了解,况且后世的技术即使他知道,也没法这儿使用,何况他还不知道。

    此时此刻,他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希望西作坊数千人里能有人用这个时代的思维,解决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四轮马车转向问题,一辆马车的载重量肯定能成倍增加。

    然而,不等西作坊的兵匠们想出四轮马车转向办法来,杨丛义又一次接到朝廷任命。

    这事还要从几前起。

    八月二十四,一封从金国送来的信直达宰相秦桧手中,信中责问宋国大举练兵,大规模挑选将领,又组建多支规模万人的精锐新军,到底是何用意,是不是准备撕毁议和契约,挑起大金国和宋国之间的战争?信中最后,宋国如果想要战争,大金国便如宋国所愿,再让百万大金国男儿饮马长江!

    这封信第一时间由秦桧亲自送到皇宫,呈递给了宋皇赵构。

    赵构接信,未等看完,便惊恐无状,几乎就要急的流下泪来,忙问秦桧可有解决办法。

    然而秦桧没正面回复,他此事事关宋金两国和平,最好让群臣议一议,他如今不好拿主意。

    秦桧不,赵构也毫无办法,只能依秦桧的意思,将金国来信在朝堂公布,询问大家的意思。

    这一问,问题就来了。

    有人这是金国在警告大宋,不要建新军,振武备,否则两国就要再起战事,难免生灵涂炭,建议裁撤今年新组建的军队。

    有人金国认为大宋国不该在下太平时练兵,明显有挑起战争之嫌,建议朝廷缩减各军军费,进一步裁撤军队,多向金国释放善意。

    也有人大宋应该将长江以北的军队尽量撤回长江以南,不要离金国那么近,不然容易刺激到金国,到时候金军南下,下就再也不会有太平。

    更有人建议裁撤一半北方屯驻军,撤销除戍守拱卫临安以外的所有禁军,向金国表明大宋绝对不会再挑起战争。

    当然也有人大宋练不练兵,建不建新军是大宋自己的事情,跟金国有什么关系,完全可以不必理会金国,如果金人想撕毁盟约,大宋男儿也绝不会退缩,他们要战,大宋奉陪。

    朝堂上,群臣一人一言,各抒己见,但裁军息兵的主和派占据绝对上风,而为数不多的主战派,寥寥数人,被淹没于主和派群臣声浪之中。

    第二日在垂拱殿内,赵构与秦桧、章复、秦禧、杨存中等人议定三件事。

    第一件,进一步裁撤长江以北的屯组军两万。

    第二件,新组建的禁军驻守江南,绝不越过长江。

    第三件,永久取消选将营,绝不再进行大规模选将。

    三件事关大宋军队发展的大事议定,赵构命秦桧给金国回信。

    议定这三件事的第二,宫中传出诏命,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章复被罢官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