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上位者的烦恼(2/1)

作者:唐宋文风书名:重生南朝 类别:历史小说
    诺大的关中,事情千头万绪。

    留下王修吃完晌午饭后,刘义真便独自一人在许久的护卫下去到了暖阁,他还有许多的公文要批阅。

    把关中各郡有关选才这块儿的公文翻了个便,刘义真的脸上就一直挂着笑容。

    自打去年关中英雄碑落成后,他一直关心的那些战死疆场的子女读书一事,各地都已开始落实。

    长安所在的京兆自不用,那些牺牲将士的子女早已入了学堂。周边如咸阳,池阳,扶风,冯翊。远的如河东的蒲阪,平阳。西边如平凉,略阳,水,也都开始统计人数,想来再过个一两月,那些孩子都可以入学了吧!

    想到此刘义真自是高兴。

    如今唯一让他担心的不是进攻仇池,也不是现下的选才和惩治关中大族。毕竟这些,不论是进攻仇池,就算其地势再险,真要打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选才了,有王修,沈庆之,杜骥三人把关,出不了什么问题。

    至于关中那些大族,虽然在关中之地势力根深,可毕竟是臣子,他们也没有江左那些门阀在朝中的影响力。所以后面想要瓦解他们的一部分势力,也只是花精力,花时间而已。

    最最让刘义真担心的,还是来自于西秦,胡夏,和魏国的威胁。

    如今的西秦开始进攻吐谷浑,一旦吐谷浑战败,西秦的势力又将上升一个台阶,到时候保不准,西秦会从西边威胁水和平凉。

    而胡夏了,虽然自去年战败后,大部分退守到了他们原有的势力范围,但不过就是军事意义上的战略撤退而已,一旦有机会他们随时会反扑。

    至于魏国,虽然在黄河岸被父亲用却月阵打败,可魏国一直都在找机会吞关中。如今魏国就在太原,上党,河内三郡屯兵不下七万,直面自己的平阳,河东,和河北三郡。

    这三个才是现下刘义真最大的威胁,这也是刘义真一直想要尽快稳定关中局势,打击关中豪强的主要原因。

    如果不能使自己内部稳定,一旦出现什么变化,这三个不定会群起而攻之,到时候,就算自己手中在握有秘密武器,也架不住三个打一个啊。

    想到此,刘义真脸上的笑容隐了下去,他有时候再想,自己又是选才,又是招兵,又是打仗,又是安抚人心,又是打击豪强,这些一起做会不会过于着急了。

    特别是在面对西秦,胡夏,魏国这三个庞然大物虎视眈眈的时候,自己在关中内部做如此多的事情,会不会让这些家伙有机可乘。

    虽然攘外必先安内,可太过于急于内部求稳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的内部已经出现了问题了。

    就拿此次打击关中豪强来,这些家伙一旦真的联合起来,抵制自己在关中的变革,自己是不是真的敢举起手中的屠刀,来个浑然不顾了。毕竟这些个豪强,如今虽是臣,可联合起来的势力也是不能觑啊。

    揉着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刘义真微微的眯着眼。

    看来要对这些豪强动手之前,还是得联合韦杜裴柳这些个杜陵邑的世家聊一聊才是,大不了给这这家人多让点儿利吧。

    “哎!”

    想到此刘义真心中也是无奈。

    虽然他可以做到无所谓,大不了就是在关中搞一次大规模的血洗嘛,可他要的毕竟不是以武力来治理关中,更不是要在关中使用暴政。

    俗话的好,得民心者得下。如今这下,大多的百姓还是依附于这些个豪强大族的,一个处理不慎,恐怕会引起不的反弹。

    这也是他自己为什么不出面,而让王修出面的原因。毕竟王修就是这京兆人,虽出身寒门,可架不住如今名气大,不少士族还是服他的。

    由他出面去讲理,总比自己一下子憋不住就来个大屠杀要强。做事情嘛,不得已的时候才用武力,尽可能的还是以德服人的好。

    想到这些,刘义真才感慨,这作为上位者,做事情还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有时候想想还真不如做个兵,百姓来得痛快。

    “许久!”

    “在!”

    “走,叫上几名侍卫,随我出趟城,
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