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迁流民充实益州(2/2)

作者:MR卡文书名: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类别:历史小说
:“大都督见敌军撤退有序,料其是诈败,故使吾二人前来接应。”

    话说李奇听闻孙权向刘备开战,并无任何举措。

    若刘备败,以关羽、张飞现在的巅峰实力,没那么容易被俘,江陵是他们唯一的港湾;若刘备胜,他也没有实力直捣江东,则局势不会有任何变化。

    现在曹操已经退回到许都,留曹仁、曹洪、李典、满宠等将留守襄阳。

    如果李奇想要趁这个时候强攻襄阳,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必然会死伤惨重,且使得襄阳城内的百姓生灵涂炭,恐有失人心。

    就拿南郡的江陵城来说,原本也算得上是富庶之地,钱粮颇丰。可是经过李、曹十余万大军混战之祸害,处处残垣断壁,民不聊生。最蛋痛的是,荆州乃四战之地,曹操、孙权都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争夺南郡,这使得李奇也不敢花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来重整江陵。否则你这边刚刚修葺好,那边就打来了,然后再一次荒废。这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么。

    但是百姓要吃饭呀,李奇不能不管的。

    好在益州现在还比较安定,而且工、农、商业都发展得还行。于是李奇出榜告示,愿意往益州发展的,可以到署衙报名,由官方安排生计。

    当然,本土的居民不迁,人家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而且江陵的日常也需要有人来做。

    李奇主要想迁走的是流民,毕竟在曹操南下之前,江陵也算是个好地方了,从中原来的流民不在少数。还有刘备带百姓跑路的时候,有不少百姓掉队,也都来了江陵城。

    这些人在江陵暂时还没有固定的生计,久必生乱。

    当然,李奇迁民也只能是倡导,而不是逼迫。

    谁知榜文一出,报名者络绎不绝,将署衙围得水泄不通。

    源源不断的人口从荆州迁往益州,使得益州人口在短时间内暴涨。

    不过益州人口暴涨,也并非完全没有弊端:那就是吃饭的人多了,但粮食产量并没有显著提升——尤其是短期内暴涨的人口,需要现在就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养。

    李奇入蜀后,将那些因为战乱而空置出来的土地分了一些给原住民,使其有所耕种,更多的空置土地和新开荒出来的土地基本上还是掌握在官方的手中用来屯田。

    屯田有两种形势:

    一是官屯,由益州兵轮番当值耕种,所得的粮食除了日常所需,基本都纳入到官方粮仓里;

    二是民屯,官方出土地和耕种工具,由迁入到益州的流民负责耕种,所得的粮食按照四六分成,即官四民六。

    这可比曹操那边的民屯税率低得多了,曹魏实行的是自带耕牛者,五五分;官方提供耕牛者,官六民四。故而那些从中原逃难至益州的流民深感李奇所施的政策是十分优惠的,虽然不如本土自身有土地的人,但是益州境内既安定,税率又低,谁不愿意留下来呢?

    另一方面,李奇还对民屯进行了细分改革。

    以往皆是以一百人为一屯,有点生产队、大锅饭的味道,这难免使得有些人做事不积极,偷奸耍滑吃现成。(注:史书记载为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即男五十,女五十,共计一百人,主要是为了男女配对,繁衍人口。)

    故而,李奇将一百人大屯拆分为小屯,按户计数。

    这样一来,便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按劳分配制度,大大提高了农户的耕种积极性和劳动效率。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