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求贤令》(第二更)(2/2)

作者:偶米粉书名:秦时小说家 类别:历史小说


    多日以来,儒家与道家宗玄清子之间所纠缠的根源便是此事,便是将来的那不确定之事,若是秦廷一下,道武真君玄清子威名更盛,于百家有害无益。

    若是秦廷不能够一下,此人留在秦国,对于诸子百家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是故,那次赵震拜访圣贤庄,儒家给予承诺。

    不曾想,赵震他们竟然失败了,也正是因为赵震等人失败,直接引起如今儒家颇为被动的局面,公都子拱手一礼,双眸直视周清。

    “哈哈,玄清子能够何言教与诸位?”

    “如何做那是你们儒家要抉择的东西,近年来,我王颇喜荀况弟子韩非的文章,《五蠹》一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可是历历在目。”

    “虽然并非所有的儒生与侠客都是如此,但似乎儒家也并没有给予管制,反而有些人还推波助澜,难道真以为黑冰台那些人是闲着的?”

    数百年来,秦国给予山东六国的印象便是蛮夷之国,便是虎狼之国,便是不入诸夏风华礼仪之国,这些言论是谁传的,是百家!

    但弱的百家根本不成事,真正有影响力的还是大的百家,而儒家恰恰是其中那个最后话语权的一家,当然,还有非黑即白的墨家。

    “儒家传承德政仁礼,然儒家内的人却来至山东六国,百年来,秦国兵压山东,六国损伤惨重,是故,儒家弟子虽多,但并非所有的儒家弟子,都承袭儒家之道。”

    “如玄清子口中韩非,其人虽出至儒家圣贤庄,但一身所学乃法家精要之学,还有秦廷上卿李斯,亦是法家之学,但论及出身,却为儒家。”

    “这……并非儒家之过!”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一语出,整个厅堂内的诸人将目光不自觉看向荀况,那是他教导出来的弟子,如今在学中,不仅没有好好的发扬儒家,反而这般诋毁儒家,论责任,荀况难辞其咎。

    公都子朗声苍老而应,韩非之语乃是对儒家莫大的打击,然儒家却未行那般之事,即是秦国黑冰台知晓,应该清楚缘由。

    “是不是儒家之过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王只知道儒生在秦国屡屡违反法治,或许是六国原因,但终究要落在你们儒家头上。”

    公都子之言都只是过程,但……是,过程真的不重要,结果都已经出了,那些作乱秦国的儒生多为儒家之人,儒家就必须负责任。

    “秦王既颇喜韩非之言,那想来也应该清楚,儒家与法家并不冲突,反而,在某些方面,儒家更有独到之处。”

    这一次,一道清朗之语从厅下传来,目光扫至,出言之人为荀况,其人挺直身躯,拱手一礼,韩非之言乃是以法治为根基,儒家为表里。

    而这不是儒家希望看到的,相较之韩非之言,儒家更希望这个顺序颠倒过来。

    “荀况先生,百多年前,秦国孝公《求贤令》中有语: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其后,法家卫鞅做到这一点,法行秦国上下。”

    “但谁又了解,卫鞅曾三见孝公,一王道,一霸道,一法家。王道之,乃鲁国、燕国传承奉行之道,然,鲁国已灭,燕国孱弱。”

    “霸道之,乃齐国、魏国、楚国奉行之道,然,三国均政乱,若然儒家无强国富民之法,若然儒家无安民抚民之法,若然儒家无强兵悍兵之法。”

    “那么,儒家还有何用?韩非之言又有何错?”

    若想要在将来不被当作弃子,那就应该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表现出不可或缺的能力,王道仁政之、霸道之、甚至于法家之,秦王政都可以不在意。

    但只要于秦国有裨益,那么,便是上佳的学,便是应该为秦国所用之学,山东六国均有大周王道仁政残留,是故,儒家得以有今日。

    但将来,可就没有这个机会了,儒家想要从自己身上知道答案,这种寄希望于外人身上的做法,更是无故让人轻视之。

    “玄清子之言,是论我儒家当变?”

    荀况闻子,苍老的眉目之上为之玄光隐现,双眸微眯,似是明悟了什么,拱手看向上首,探寻闻之,颔下的灰白胡须为之摇动。

    “当变?”

    “难道儒家不是一直在变?”

    “若是儒家还是数百年前孔丘时的理念,焉有今日?孔丘坐下七十二弟子,分裂儒家诸多理念,看似将儒家分割开来,实则未必不是儒家的机会。”

    “不然,焉得有你荀况今日,焉得有新郑韩非、上蔡李斯等人的出现!”
上一页章节目录下一章